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“这次不一样。”齐国公严肃道:“官家当朝把盐务使给罢了官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平宁郡主闻言惊呼一声,此时她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

    盐务使可是正三品官职,只比各部尚书略低,却高于各部侍郎。

    就这么被罢免了,可见官家这次是动了真格了。

    “官人,这件事不会牵连到你吧?”平宁郡主有些担忧道。

    齐国公可是京畿路盐务转运使,这个官名乍一看是管理盐务调拨运输的。

    转运使最早是唐朝设立的,最开始的职权也确实是这样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宋朝,转运使的权利就增加了许多。

    像齐国公担任的京畿路盐务转运使,负责的不仅是汴京及周围数州的盐务,还有着监督盐务和盐务账目的职责。

    齐国公担任转运使,怎么可能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。

    只是这其中的水太深了,他虽然没有参与其中,却也拿了不少好处,选择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官家若是深究下来,齐国公的罪名也不小。

    齐国公闻言苦笑道:“这要看官家想查到什么地步了,官家若只是敲山震虎,我应该只会被申饬。但若是官家真要彻查清楚,很可能就要被问罪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可怎么办?”

    平宁郡主急道:“要不我进宫去向官家皇宫求个情?”

    “不成,如今局势不明,不能进宫求情。”齐国公摇头道。

    “可是等局势明朗,再求情已经晚了。”平宁郡主说道。

    “咱们家不缺富贵,那个钱我并不想拿,但是盐务牵扯太广了,为了让他们放心我也只能拿了。我虽说拿了钱,但是并没有参与其中。若官家真要问责,无非就是罢免官职,倒也不至于夺爵。

    我就是担心这件事会影响衡儿的前途,衡儿给太子殿下伴读,殿下对他也颇为看重,要是因为我的事影响到衡儿前途,以后让我如何面对衡儿?”齐国公叹气道。

    作为父亲,自然想自己在儿子心中是个正派形象。

    齐国公实在不知道,若是齐衡得知他受贿,还因此影响了齐衡的前途,他要怎么面对儿子。

    “官人,这可怎么办啊?”

    平宁郡主是个骄傲的人,因此对于齐衡这个唯一的儿子,寄予了极大的希望。

    而齐衡也没让她失望,虽然出身高贵,却完全没有汴京那些勋爵子弟的恶习。

    从小用功读书,还立志参加科举,以科举入仕,并不想靠祖辈余荫荫封。

    虽然如今才十岁,但是汴京勋贵人家谁人不夸?

    一想到这件事不仅会影响到自家丈夫,还会影响儿子前途,平宁郡主更加着急了。

    “你也不必如此担心,事情究竟如何还不知道呢。盐务牵扯到的人太多了,官家不太可能真的严查清楚。”齐国公安慰道。

    盐务牵扯的可不仅是主持盐务工作的官员,各地地方官员不可能一点察觉不到,却从未有人捅破此事。

    即便查清楚了,官家也不可能全部追究。

    他的罪责不算重,只要官家不追究到底,他应该不会有什么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下朝后,不少关系相近,或者有共同利益的人聚集在一起,都在讨论官家彻查盐务的事。

    一些参与其中的人纷纷前往温家,想找温玄商议对策。

    温玄得知后心里暗骂,一个都没有见。

    官家这次态度坚决,如今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着他,这些人竟然还敢来找他。

    不见归不见,但是温玄还是让人提醒了他们,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清理罪证。

    官家虽然掌握了一些证据,但那些证据比较片面,并不能证明整个盐务体系都有问题。

    只要最后查出的问题并不是特别大,他还有官复原职的机会。

    不然他很可能就要荣休了,他如今才刚刚五十,可不想回乡养老。

    为了自救,温玄甚至派人暗中引导舆论,散布关于盐务中存在的问题。

    温玄这么做,并不是为了自曝,而是想民愤。盐务问题这么多,损害最大的还是百姓的利益。

    既然盐务官营问题这么多,那不如放开由民营。

    温玄清楚盐务收入对于朝廷的重要性,一旦舆论四起,为了平息民愤,官家就不会严查盐务。

    不然其中的丑闻内幕被公开,百姓必然群情激愤,反对朝廷官营盐务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温玄的办法确实引起了百姓的愤怒。

    盐的价格贵,百姓又不能不吃,一些家里穷的,只能用醋布来代替食盐。

    百姓不明真相,只以为盐贵是因为朝廷官员贪污,导致盐价居高不下。

    一时间舆论四起,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实际上呢,盐价高确实和朝廷有关系,朝廷根本没办法去解释。

    看似那些官员贪污,并没有损害百姓的利益。

    实则不然,前文就提到过,朝廷在缺钱的时候,为了不直接加税,就会提高盐价,变相的达到加税的目的。

    这样有个好处,若是朝廷直接增加明目给百姓加税,地方收税的时候必然会在这其中捞好处,百姓的负担更大。

    而增加盐价,对那些连盐都吃不起的百姓来说,并没有增加他们的负担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本身就吃不起。

    而朝廷抬高盐价的根本原因,还是因为朝廷缺钱。

    而那些人贪污,导致朝廷利益受损,也是间接原因。

    官家虽然因为舆论有些焦头烂额,不过并没有影响他彻查盐务的决心。

    各路盐务官员,得知消息后就开始清理证据,但是官家在下旨彻查的时候,就已经找到了很多证据。

    余相公拿着官家提供的证据,历时半年,终于把盐务‘查清’了。

    之所以打个引号,是因为现有的证据只能查到这一步了。

    最后查出牵涉其中的官员一百七十六人。

    官家得知后直接将其中二十多个主犯流放,其余一百四十多人,有一半直接被抄家罢官,剩下罪责轻的则是被罚款贬了官。

    温玄见只牵扯到这么点人,就知道官家没有彻查到底的意思,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他自问那些人也不敢供出他,他最多算是失职,官家应该不会动他,无非下旨申饬一下,罚几个月俸禄罢了。

    然而就在他幻想官复原职的时候,宫里却有个内侍上门。

    具体说了什么无人知晓,但是第二天温玄就上书以身体不好为由告老还乡。

    官家没有挽留,甚至连荣休的追封都没给,就这么答应了。

    彻查盐务整个过程赵兴都没有参与,但是大概经过他却都知道。

    对于这次彻查盐务,赵兴只有一个评价——虎头蛇尾。

    看似处理的人不少,但是朝廷和盐务相关的官员就有上千人。

    结果处理了五分之一还不到,除了一个正三品的盐务使外,只动了两个转运使,和十几个转运副使。

    其余都是一些官职不高的官员。

    赵兴知道想把那些官员全处理了不现实,但是官职高的动的太少了,震慑力并不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齐衡散学回到家里,却发现府内气氛十分不对。

    叫住一个下人询问,才知道今天官家下旨申饬了他父亲。

    具体原因,下人并不知道。

    知道这个消息,齐衡询问了一下父亲的下落,匆匆往后院而去。

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