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盛紘其实很清醒,所以他即便宠妾,各方面偏袒林小娘,但是远达不到灭妻的地步。

    而林小娘也是个聪明人,她敢对那些妾室下手,却从未想过害王大娘子,包括他们的孩子。

    因为宋朝律法严格禁止了将妾室扶正,妻妾名分一旦定下永远没有更改的可能。

    即便正妻去世,也不允许把妾室扶正。

    林小娘也出身官宦人家,自然清楚这一点。

    所以她做的那些事,盛紘即便清楚,却因为对林小娘的喜爱,装作毫不知情,容忍了下来。

    但是刘三石的话,让他误认为是官家对他的敲打,因此在处理林小娘的问题上非常果决,并不会有任何动摇。

    盛紘走后,林小娘瘫坐了下来,脸色阴沉如墨。

    她实在想不通,盛紘为何突然转变这么大。

    她不是没有想过是不是因为盛长柏被召为皇子伴读的原因。

    然而思来想去,觉得不太可能。

    至于王大娘子,她根本没有考虑过。

    王大娘子要是有这本事手段,早就用出来了。

    雪娘走了进来,看着魂不守舍脸色难看的林小娘,行了一礼说道:“小娘,大娘子只留下了十个人,其余的都被带走了。”

    林小娘闻言回过神来,摆了摆手道:“带走就带走吧,你去查查昨日接旨后,老爷他见过哪些人。”

    事出反常必有因,既然不是盛长柏和王大娘子的原因,肯定有别的什么原因。

    而盛紘接旨前一天还在她这里过夜,昨天也一切如常。

    这个转变很可能是在接旨后发生的。

    雪娘闻言匆匆而去,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就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小娘,主君昨天送走天使后,扬州大小官员就来了。主君设宴款待,等那些官员了离开后,又去了老夫人那边,大约一柱香后就出来了,回了葳蕤轩。”雪娘说道。

    林小娘听完眉头微皱,难道是因为盛老太太?

    可是盛老太太从知道她和盛紘苟合之事后,一直看她不顺眼。

    为此还训斥了盛紘一顿,心灰意冷,从此几乎从不过问盛家之事。

    然而林小娘想来想去,除了盛老太太的原因外,别的可能更小。

    虽然不知道原因,她心里还是觉得盛紘态度的转变和盛老太太有关,心里暗恨不已。

    可是盛老太太院里都是她的人,守的简直水泼不进,她就算想报复,也找不到办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赵兴并不知道扬州发生的事,过年前一天,他总算清闲了一天,接下来一直到上元节结束,他都不用学习礼仪了。

    早上起床洗漱完,自己在院子里跑了两圈,然后站了一会桩,收拾一下去给曹皇后请安。

    和曹皇后一起吃了早饭,赵兴来到了永和宫。

    得知儿子过来,有段时间没见儿子的朱贵妃,竟然亲自迎了出来,拉着儿子好一顿打量,嘴里还念叨着瘦了。

    “母妃,儿臣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学习礼仪,未能时常来陪母妃说说话,还请母妃恕罪。”赵兴歉意道。

    虽然两人是母子,但是宫里有宫里的规矩,到了一定时间就不能外出行走了。

    他这段时间一直忙着读书学习礼仪,有近一个月没来过了。

    “母妃都知道,母妃不怪。”朱贵妃压下心中的激动,拉着儿子进了宫殿。

    “快,让人多送些福儿爱吃的点心过来。”

    朱贵妃拉着赵兴坐下来,吩咐道。

    “母妃,儿臣来的时候和母后说了,中午在这边陪您用了午膳再回去。儿臣想吃您做的菜了。”赵兴笑道。

    “好好好,母妃一会就去给你做,你想吃什么?”朱贵妃惊喜道。

    “只要母妃做的儿臣都爱吃。”赵兴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啊,还和以前一样,嘴甜的很。”朱贵妃笑骂道。

    “母妃冤枉儿臣了,儿臣说的都是实话。”赵兴故作委屈道。

    母子二人叙了一会家常,朱贵妃说道:“对了,前两天陛下来这边歇息,跟我说年后你舅舅就要来汴京了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给舅舅升官了?”赵兴皱眉道。

    朱贵妃口里的舅舅自然不可能是曹安,而是赵兴的亲舅舅。

    朱家以前也是官宦人家,赵兴的外祖父三十多岁就是正六品的转运使,要是一直活着,前途也不差。

    可惜英年早逝,留下一子一女,家道中落。

    朱贵妃的兄长,也就是赵兴的亲舅舅那时候才十几岁,学识一般,父亲又去世了,没了约束。

    便开始流连勾栏瓦舍,彻底荒废了学业。

    二十出头,考了几次才考过了县试,这辈子几乎和做官无缘了。

    然而朱贵妃长大后却生的十分漂亮,他便萌生了让自家妹妹参加秀女选拔的念头。

    那时候赵兴的外祖母已经郁郁而终了,长兄如父,朱贵妃只能顺从。

    凭着过人的样貌,朱贵妃被选为了秀女,最后更是受到官家喜爱,封为了才人。

    朱贵妃成为才人后,赵兴的舅舅也得到了好处,被授了个从七品的县令。

    后来朱贵妃母凭子贵,封了贵妃,赵兴的舅舅也水涨船高,成了一州通判。

    赵兴皱眉是因为对这个舅舅没什么好感,并不是他让自己母亲参加秀女选拔,而是他这个舅舅官声很差。

    以前赵兴没有出生的时候,他一个才人的哥哥,靠着裙带关系当了县令,根本没人看的起。

    毕竟官家后宫嫔妃众多,一个才人的兄长,谁会在意?

    因此那时候他还算老实。

    然而这一切从赵兴出生就变得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赵兴可是官家唯一的儿子,作为他的舅舅以后的国舅爷,自然不缺巴结他的人。

    结果他那舅舅那叫一个来者不拒,更是仗着身份在地方上肆意妄为,即便赵兴在宫里都听说了一些。

    要不是他是赵兴舅舅的这层身份,弹劾他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。

    此时朱贵妃告诉他,父皇说他舅舅要来汴京,而不是舅舅写信告诉他母亲,显然是父皇又给他升官了。

    “嗯,陛下说升你舅舅为右谏议大夫。”朱贵妃说道。

    “母妃,您难道没劝阻父皇?”赵兴皱眉道。

    宋朝言官机构有两个,一个是御史台,负责监察百官。

    另一个就是谏院,谏院的职责则是风闻奏事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就是听到什么传闻风言,觉得有上奏必要的都可以上奏。

    除此外还有纠正皇帝过错的职责。

    而谏院最高的官职就是谏议大夫,宋朝以左为尊,也就是说赵兴的舅舅直接成了谏院的二把手了。

    赵兴倒不是怕他干不好,而是不想让舅舅来汴京。

    如今赵兴册封在即,他来了汴京巴结他的人更多。

    以他在地方上干的那些破事来看,到了汴京估计也不会收敛。

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