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“臣等必将倾尽所学,教导殿下!”两人连忙说道。

    赵兴听到父皇称呼两人表字,就认出了其中一人。

    那个穿绯色官服的,应该就是翰林院学士海文优了。

    翰林院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,专门为皇帝出谋划策,管职最高的翰林院学士,也才正五品而已。

    也没有什么实际权利。

    但是胜在清贵,且能时常面见官家。

    而海家更是有一门五翰林之称,是汴京一等一的清贵人家。

    当然了,所谓的一门五翰林,并不是说海家一家有五个人同时在翰林院。

    这和三国时期袁家自称四世三公是一个道理,指的是海家历代有五人在翰林院任过职。

    官家招了招手,一个太监捧着一个戒尺走上前来,送到海文优两人面前。

    “这是朕御赐的戒尺,若是福儿学习时懈怠,你们只管责罚,不用顾忌。”官家说道。

    “是!”海文优接过戒尺应道。

    虽然他和另一个老者都是赵兴的老师,但是他才是日常教导的,那老者身为相公,只会偶尔过去讲讲课。

    “福儿,朕已经让人把资善堂收拾出来了,从明日开始,你每日辰时前必须到达资善堂读书,不然若是挨了处罚,朕可不管,明白吗?”官家说道。

    资善堂是皇子读书的地方,但是当今官家少年继位,几个儿子生下来一两年内就夭折了,已经荒废了几十年了。

    “儿臣明白!”

    赵兴对于父皇吓唬他的举动并没有害怕。

    这就跟送孩子去读书,跟老师说犯错了只管打是一个道理。

    真要打了,估计家长就该去闹事了。

    以他的身份,又是独子,真犯错了,两人也不敢打啊。

    不过赵兴并没有因此就肆无忌惮,毫不在乎。

    毕竟读书是他自己要求的,每天生活在宫里,又不能出宫,可谓是无聊的很。

    而且他也受够了装文盲的日子,早点读书,也能让人弄点话本什么的解解闷。

    官家又叮嘱了一番,就让赵兴回去了。

    赵兴分别给父皇和两位老师行了礼,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出了龙图阁,赵兴没有走路,而是乘坐步撵回到了仁明殿。

    仁明殿是皇后的寝宫,从赵兴一岁后,就搬到了仁明殿来居住。

    虽然舍不得生母,但是他也没办法。

    他倒是能闹脾气,以父皇对他的宠爱,说不定会答应让他留在生母跟前。

    但是这么做,无疑会给他生母招灾难。

    毕竟他是唯一的皇子,若是不亲近皇后,谁知道皇后会不会有别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搬过来后,皇后对他倒是无微不至,甚至会主动让他过去探望生母。

    赵兴走进大殿,才发现那平宁郡主竟然来了。

    “儿臣见过母后,见过姑母!”赵兴行礼道。

    平宁郡主的父亲,在先帝时期,也就是赵兴祖父在位时,因为救驾战死。

    先帝感念其功劳,给其独女封了郡主,接入宫中养在先太后跟前。

    赵兴的父亲未继位前,两人以兄妹相称,于是赵兴唤她一声姑母。

    平宁郡主在赵兴进来的时候就已经起身行礼了,见赵兴给她见礼,连忙还礼。她这个姑母也不是亲的,赵兴给面子叫一声,她也不敢摆姑母的架子。

    “福哥儿过来坐。”

    曹皇后笑着招了招手,等赵兴来到她的凤坐前,她往边上挪了挪,让赵兴坐在她身旁。

    “你姑母这次进宫,是想让她家衡哥儿给你伴读,你觉得怎么样?”曹皇后问道。

    赵兴闻言笑道:“表兄他能来陪我一起读书,自然是极好的,这样我也能有个伴。”

    父皇那边本就有意给他找几个伴读,如今还未定下。

    后世常拿陪太子读书,来形容自己是陪跑的。

    但是在古代可不同,太子的伴读,其实就是为太子培养心腹。

    同时也是给朝中大臣的恩典。

    赵兴也想找一些伴读,从小培养,作为他以后当皇帝后的心腹。

    这几年他也没闲着,努力的了解着大宋内部的局势,可谓是非常不容乐观。

    三冗问题非常严重,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了。

    若是能培养一些不错的班底,等他以后当上皇帝,就能提拔心腹占据高位,想要实行改革,也会简单许多。

    齐衡的能力还是不错的,赵兴自然没有理由拒绝。

    “多谢殿下。”平宁郡主闻言一喜,连忙感谢道。

    她经常进宫,可是知道赵兴在官家心里的地位的。

    若是她去找官家说这件事,即便官家答应,赵兴不答应一样没用。

    “姑母客气了,表兄他能来陪我读书,应该是我感谢姑母才是。”赵兴笑道。

    平宁郡主见赵兴对她这么尊重,眉角都是笑容。

    她能有今日的地位,都依赖官家。

    赵兴虽说还没有被立为太子,但是官家就这么一个儿子,这也是迟早的事。

    赵兴对她这么亲近,齐衡又能给赵兴做伴读,齐家接下来几十年的富贵完全不用担心了。

    聊了一会,平宁郡主就告退离开了。

    “福哥儿,你父皇给你选的老师见到了?”曹皇后问道。

    “已经见了,儿臣知道其中一个是翰林院的海学士,还有一个儿臣没认出来。”赵兴说道。

    “呵呵,另一个是你父皇刚从地方上调回汴京,担任同平章事的韩章韩大相公。这两个才能出众,在士林中也有很高的声望,你可要跟他们好好学,知道吗?”曹皇后叮嘱道。

    原来是韩章,赵兴闻言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对于韩章这个人,他并不怎么喜欢。

    剧中他帮着赵宗全和太后争权,这并不算错。

    毕竟太后和皇帝内斗,于国不利。

    但是他支持赵宗全追封生父为皇考,就足以证明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正直。

    皇考是皇帝对父亲的称呼,按理说赵宗全继承皇位属于过继了,他只能称呼先帝为皇考。

    但是韩章却赞同他追封生父,还说什么称先帝为皇伯。

    虽然赵宗全搞出追封这么一出,就是一个和太后夺权的由头。

    但这是原则问题,韩章竟然也支持,就让人很反感。

    “福哥儿,你怎么了?”曹皇后问道。

    “没事。”赵兴回过神来,摇了摇头说道:“母后,儿臣想要学武。”

    “你学武做什么?你可是皇子,将来要继承皇位,只要学习怎么治理天下即可。”曹皇后皱眉道。

    “母后,儿臣学武,是为了强身健体,并没有别的意思。”赵兴说道。

    前身既然没有什么遗传病,那就说明他是因为得了什么病,没有治好病死的。

    赵兴不知道前身到底因为什么病而死,也没法预防。

    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卫生习惯外,练武强身健体是他唯一能做的了。

    曹皇后闻言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这件事还得你父皇答应才行,等晚点我问问他。”

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