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英国公面对接二连三前来拜访的人,直接闭门称病,一个都没见,送来的礼物也全部给送回去了。

    英国公府正堂,英国公夫妻坐在上首,堂内除了伺候的丫鬟,没有其余人在场。

    “官人,你倒是说句话啊?我之前让你早点上书,你却说要考验其人品,一直拖着。现在又说什么女儿成了太子妃,此时上书不合适。那什么时候才合适?”英国公夫人孙氏看着一言不发的丈夫,有些气愤道。

    “夫人,我不都说了么,这官家刚准备册封太子,还定下咱们女儿为太子妃,现在这汴京城多少人上赶着要给咱们家送礼?这个时候我若上书过继的事,别人会怎么想?”英国公苦口婆心道。

    英国公也是沙场老将,如今更是掌管着西郊大营,向来以军纪严明所著称。

    但是面对这个结发妻子,实在硬气不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想着别人怎么看你,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以后见了张家的列祖列宗,列祖列宗会怎么看我?身为张家的媳妇,未能为张家开枝散叶,如今你又不过继,到时候爵位无人继承,我又什么脸面去见张家列祖列宗?”孙氏质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也没说不过继,咱们可以先过继,只是上书的事先等等。”英国公说道。

    “等到什么时候?现在女儿只是定亲,还没嫁过去呢,要是等女儿真成了太子妃,你岂不是更开不了口?”孙氏道。

    夫妻两人感情很好,之所以争吵是因为过继子嗣的事。

    他们夫妇也不是没有儿子,但是两个儿子都在和西夏的战争中战死了。

    英国公又坚持不肯纳妾,孙氏为了延续张家血脉,年近四十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怀了孩子。

    当初生产的时候,差点命都没了,还说着要先保孩子。

    可惜最后却生下一个女儿。

    经过那次的事情后,英国公死活都不敢让孙氏再生了,但是他又不远愿意纳妾,于是便提出了过继。

    张家传承多年,也是大族,同族子弟肯定不少。

    但是英国公担心过继的子嗣品行不端,败坏门风,决定先仔细考察,再做定夺。

    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,张家过继子嗣,和上不上书有什么关系呢?

    若是单纯的过继一个子嗣,自然是没关系,你想过继多少都行,朝廷也管不了。

    但是张家不同,张家是勋爵,过继的子嗣是要继承爵位的。

    前文就提到过,爵位的继承并不是说想指定谁就指定谁,是需要上奏批准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正史中,宋朝的爵位是不能世袭的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世界和正史有些差异,爵位是可以世袭的。

    当然前提条件是封爵的时候就说了世袭罔替的爵位才行,那些降等的爵位和流爵自然不能世代承袭。

    可以世袭,就面临一个问题,朝廷想要把爵位回收回去。

    朝廷想要回收,但是想要削掉爵位也得有正当借口。

    为了收回爵位,于是朝廷便对爵位的继承上有着很严格的规定。

    没有子嗣的,想要让兄弟或者侄儿继承爵位,就得上奏官家,官家批准后才有继承权。

    不过一般来说,这样的关系官家都不会卡着。

    但若是没有兄弟侄儿这种近亲的,想要过继一个血脉更远的同族之人来继承爵位,那么对不起,不行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爵位自然就被朝廷给收回去了。

    不过这个不是绝对,朝廷对外的说法是,有功劳着,又没有兄弟侄儿,可以过继远房同族继承爵位。

    这个有功劳者,指的是当代爵位者,而不是历代祖先。

    英国公虽然没有兄弟侄儿,但是他有功。

    加上自己两个儿子是战死沙场,他上奏过继子嗣继承爵位,官家不可能不答应。

    不然就寒了天下人的心。

    毕竟英国公的儿子是为国战死的,朝廷还不准人家过继子嗣来继承爵位,以后谁还为朝廷卖命?

    所以在这个事情上英国公一直不急,想要从同族中仔细挑选合适的人选过继。

    然而自从官家找他说,想让他女儿嫁给皇子,英国公就有些着急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担心到时候官家同意他过继的子嗣继承爵位,会被人说闲话。

    好在官家说的是暂时不公布,他还有时间慢慢考察挑选。

    可是就在前不久他挑选出过继人选,准备选个吉日,在族老的见证下完成过继后就上书官家的时候,官家宣布择期册封太子,并宣布了英国公之女为太子妃。

    因此英国公就想把过继之事延后。

    不然前脚官家定下他女儿为太子妃,后脚他就过继子嗣上书奏请定下继子为爵位继承者,天下人怎么看他?

    孙氏眼睛一红,眼泪就流了出来,说道:“我又不是善妒之人,不准你纳妾,是你自己不愿意,你都不知道别人背地里怎么说我。说我比海家嫁出去的女子都厉害,人家海家四十岁无子都让纳妾,我宁愿铁树开花,也不给官人纳妾。活着我受点委屈就算了,若是再没了爵位,死了我都没脸见张家列祖列宗。”

    “谁乱嚼舌根了?你就告诉我,我倒要上门问问,我家的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,轮得到他们在那嚼舌根么?”

    英国公还是第一次听到外面有这种传言,愤怒不已。

    “官人有上门质问的胆子?为何又怕别人背后非议,不敢上书?”孙氏擦了擦眼泪说道。

    “夫人啊,这能一样么?我不上书,并不单单怕人非议,而是不想官家难做。那南平侯也没有兄弟侄儿,过继了一个子嗣,多次上书官家,官家都没准许。若是咱们女儿没成太子妃,我上书官家答应,别人也没话说。现在咱们女儿刚被定为太子妃,我就上书。即便和这个没关系,也有人会拿这个说事的,你总要为女儿考虑考虑吧?”英国公说道。

    提到女儿,孙氏不说话了,过继的儿子也没自己亲生的女儿亲啊。

    见妻子松动了,英国公继续说道:“我也没说不上书,反正女儿还小,成亲还得好些年呢,等两年风波平息,我再上书。你也别老惦记这件事了,平常没事多看着女儿学些女工什么的,她以后可是太子妃,成天舞枪弄棒的像什么样子。”

    孙氏闻言白了丈夫一样,说道:“女儿舞枪弄棒的怪谁?还不都是你教的?我当初就说了,姑娘家家的不要学这些,你说女儿喜欢,非要教,现在倒是怪起我来了!”

    “你看看你,怎么又说这个,我也没说怪你。”英国公讪笑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夫妻二人闲谈的时候,却没注意到这一切都被门外的张桂芬听到了。

    堂外有下人守着,按说张桂芬过来他们该通报的。

    但是英国公就这么一个女儿,宠爱惯了。

    张桂芬又让下人不要通报,下人哪里敢通报。

    见听不到什么有用的,张桂芬就带着丫鬟翠娥悄悄的溜走了。

    回到房间,张桂芬在桌子前坐下,手杵在桌子上,托着下巴怔怔出神。

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