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官家笑了一阵,问道:“朕已经命人拿下了辽国使臣团中打死百姓的凶手,怀德对此事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臣也觉得应当严惩,辽国使臣态度坚决,坚持要以大宋此时的粮价,把赠币折算成粮食。严惩凶手,也能杀一杀辽国使臣的气焰,为接下来的谈判争取主动。”韩章沉吟道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官家点了点头,沉吟了一会,说道:“人被抓了后,辽国使臣和鸿胪寺卿说了,想要求见朕,朕没功夫见他们,你去跑一趟,安抚安抚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韩章应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荣显奉命去鸿胪寺拿人,得的是官家旨意,可不像曹家兄弟那样胆子小,有了赵兴给的令牌也只敢调一都百人,辽国使臣态度强硬一点,就不知道怎么办了。

    他直接调动一营五百人,来到了鸿胪寺,让辽国使臣交出凶手。

    辽国和宋国之间,辽国一直处于强势一方,本就看不起宋人。

    加上之前曹家兄弟了来了后,辽国使臣派护卫阻止,对方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。

    荣显带的人虽多,但是在他看来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,并不在意,直接带着护卫和禁军对峙了起来。

    然而荣显可不是曹家兄弟,他得到的可是官家的命令,见辽国使臣不交人,还带人和他对峙,挥了挥手,身后的兵马直接张弓搭箭矢对着辽国使臣团的人。

    辽国使臣此时有些慌了,他们虽然有护卫,但是只有两百人罢了,却都是骑兵,如今战马都还在马厩中呢。

    而且他们没有弓弩,此时若是打起来,哪里是对手。

    就算打的过有怎么样,这里可是汴京,城内城外有数十万兵马,他就两百人有屁用。

    不过他还是觉得宋人只是吓唬他,不敢动手。

    荣显也不废话,从身后一个士卒手里拿过弓箭,射伤了一个辽国士卒,冷冷道:“我再说一遍,把凶手交出来,我奉的是官家的命令,若是不交人,以包庇罪论处,全部拿下!”

    辽国使臣看出了荣显的坚决,迟疑了一会,还是把人交了出去。

    荣显命人把凶手带上,带人离开了鸿胪寺,命令士卒回宫,带着一小队人押着凶手去了开封府衙。

    陈廷文在赵兴被召回宫,心里就明白想处置那个凶手怕是不可能了。

    亲自出面安抚了百姓,然而却没有用。

    正焦头烂额的时候,荣显押着凶手来了,把人交给他后,并告诉他,官家的意思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。

    陈廷文闻言不仅没有高兴,反而更加头疼了起来。

    其实宋朝的律法比很多朝代都要宽松许多,这个宽松不仅仅表现在文官身上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不是故意杀人,只是失手打死,并不会判死刑,基本都是刺配流放。

    辽国人虽然打死了大宋百姓,但是抛开身份来说,单从这件事的本质来说,打人的只是下手重一点,并没有真想打死对方,而被打的也没当场死亡。

    若是两方都是大宋百姓,只能判个刺配流放。

    然而他若是这么判,死者家属和百姓们肯定不愿意。

    要是判辽国凶手死刑,辽国使臣那边又岂会愿意?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陈廷文不知道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若是官家真想处置辽国凶手,给百姓一个交代,之前为什么要召走皇子呢?

    要说不是,却又把凶手给他送来了。

    然而百姓们却不会去想这些,荣显把人送过来的时候,不少人都看到了。

    群情激愤,要求严惩凶手。

    陈廷文现在是左右为难,不敢轻易做出决定,只能好言安抚百姓。

    说是要审理后,才能审判,让百姓先不要着急。

    暂时稳住百姓后,陈廷文写了道折子,命人送去宫里,请示官家该如何决断。

    官家看到折子后,没有批复,而是让人送到了赵兴手里。

    赵兴看完,批复了一个杀,让太监拿了回去。

    官家看了什么都没说,只是命人把折子送还给了陈廷文。

    陈廷文看到那个杀字,就知道不是官家写的,但是既然折子被送了回来,这就说明官家同意了。

    因此他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,直接判了斩立决,于次日午时行刑。

    古代出于人道,一般死刑都是秋后执行。

    只有对于一些情节恶劣才会判处斩立决。

    陈廷文清楚,凶手是辽国人,拖的越久,反而容易产生变数,既然官家都同意了,他对辽国人的作为也暗恨不已,自然要快刀斩乱麻把事情给解决掉。

    此判决一出,受害者家属喜极而泣,跪在开封府衙喊着青天大老爷。

    陈廷文知道后连忙出来,告诉百姓这是官家的决定,他可不敢占这份功劳。

    很快,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汴京,成为了百姓热议的话题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不知道从哪传出来一个消息,说官家能够严惩凶手,都是皇子坚持的。

    皇子出生时,官家大赦天下,次年就改年号为天佑,汴京百姓自然知道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只知道皇帝有了儿子,之前传皇子是个神童异常聪慧什么的,百姓也没见识到,自然没几个当真的。

    这个消息传开,一时间汴京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皇子,言之皆是赞赏。

    普通百姓只觉得大快人心,但是豪门勋贵却察觉到其中的不同寻常。

    消息能这么快传遍汴京,很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。

    而这个人不用想,也知道是官家。

    他们从这其中察觉到一个信号,官家这是在为皇子收拢民心,看样子官家已经有意册封太子了。

    虽然赵兴是官家唯一的儿子,但是谁敢保证官家不会有别的子嗣了?

    没有册封太子之前,一切都还有变数。

    而一旦册封了太子,即便官家有别的子嗣,也威胁不到赵兴的地位了。

    天家无亲,皇帝就算对儿子也十分警惕,防范甚严。

    之前官家迟迟不册封太子,哪怕他是官家唯一子嗣,朝臣也不敢接触,深怕引来官家猜忌。

    现在已经有不少人琢磨着怎么向皇子示好了。

    那些家中有子嗣在宫里伴读的,更是叮嘱家中子嗣,要想办法讨好赵兴,和他处好关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赵兴可不知道这些,本想出宫游玩,看看汴京的风光,结果哪都没去成,让他多少有些郁闷。

    中午和曹皇后一同吃了午饭,睡了午觉,又去永和宫那边陪母亲说了会话。

    次日来到资善堂,从顾廷烨口中得知陈廷文判了那辽国凶手斩立决后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